课程建设情况:
1.本校体育课程每个项目每学年教学任务共计68学时,达到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每学年体育课开足开齐36(本科院校)时数的要求,并超过了89%,保证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2.学校把网球特色项目的课外锻炼列入教学计划,主要由专业教师和网球协会负责安排和制定活动时间并组织实施,每周安排在周二、四下午(14:00--16:00)、周六上午(8:30--10:30)。保证了每周有三次课外体育活动。另外,体育场馆除了教学时间外,每天免费向广大师生开放,并进行了相应的时间和人数安排,通过网上和场馆宣传信息,避免拥挤,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场地。
3.按国家规定以及目前本课程的实际需要,本课程配有5名专职网球教师,其中职称结构副教授2人,讲师3人,学历结构硕士3人,1人在读硕士。专职教练2名,国家一级网球裁判员2人。专职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满足特色项目教学和训练的需要,教师自身还经常参加浙江省、市、区级的各项网球比赛,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在高校网球界具有一定的声誉。
4.网球教师(练)有培养、培训计划,每年派教师参加由省大学生网协主办的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各类讲座、年会等,学校领导及部门主任大力支持并给予优先的经费保证。
5.学校每年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办法,适龄学生合格率占学校学生总数的95%。
6.体育课规定学生一、二年级必须选不同的体育项目,使全体学生学会了2项体育健身手段与方法,而且在非网球项目课程中也有部分网球教学内容的学习,使本校全体学生初步了解、掌握网球特色项目运动技能。
7.学校把体育特色项目活动纳入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当中,12年来学生上网球课的人数已近万人,目前上课学生共14个网球教学班,每年学时数达到952课时。课外活动要求学生按照“1+2”模式进行活动,即1个网球班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必须带领2个其他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并计入学生平时成绩,进行制度化管理。另外,每年开展校级、二级学院级网球比赛和各种网球趣味活动,极大地推广了网球运动。每年参与网球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近3000人,使学生参加网球特色项目活动人数占学校学生总数的20%以上。
校代表队情况:
网球特色项目日常训练计划安排:
1.网球特色项目纳入校内学生群体竞赛的工作计划中,定期在每年的5月份举办1次全校性的网球比赛,10-11月份举办各二级学院的网球比赛,赛前由协会和社团专门负责宣传工作。并将网球特色项目列为运动会重点比赛项目,在团体总分中以2倍分数计算。
2.网球运动队训练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了课时、阶段、年度的训练计划齐全、规范、落实。网球队训练时间根据学生课外空余时间来安排,达到2小时/天(每周三次)。
3.学校特色项目运动队管理规范。建立了网球校运动队、运动员档案库,内容包括身体特征、生理机能、训练情况、运动成绩等。
4.网球运动队每年至少1次以上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省大学生网球比赛,无年度竞赛计划时经常联系杭州市各高校打交流赛,每学期2次,赛后都有比赛总结。
5.参与网球队训练的学生,根据学校规定,可以计算第二课堂学分。
校网球运动队近四年比赛成绩:
2008年浙江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分别获得团体第五、男子打单第一名、第三名,男子双打第三名,女子双打第七名。
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网球比赛中,分别获得团体第八名,男子打单第五、第六名,男子双打第三名,女子单打第三名。
2010年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网球运动会,分别获得男子团体第四,体育道德风尚奖,男子单打第六,男子双打第二,女子单打第八。
2012年浙江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获得女子团体第四名,体育道德风尚奖。
学生社团建设基本情况:
从2001年开始网球纳入体育教学计划当中,一直凸显出我校在网球方面的优势和特色,2002年建立了校网球队,同时又成立了学生网球社团,该社团现有成员200余人,社团制度规范,内部结构合理,工作效果较好,在校内组织开展各种网球比赛和相关活动,还每学期定期举办网球交流赛,邀请在杭高校同学来参加,举办的网球高校交流赛在学生中影响很好,网球爱好者在活动中相互学习、讨论、交流,不但加强了各高校间的联络与沟通,也使学生实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网球运动的开展,提升了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
场地器材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网球教学场地2个,占地总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下沙校区网球场5片,练习墙1片,桐乡校区网球场4片,练习墙1片。训练场地及器材设施:日常训练场地——下沙校区网球场,场地配有灯光球场1片。网球训练营、课余网球协会活动场地——下沙校区网球场、桐乡校区网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