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情况:
1.健美操课程是学校公共体育的基础课程,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之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健身娱乐为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课程理念力争把最新最受学生欢迎的健身、健美操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全民健身带入大学校园,使大学生健身成为一种热潮,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健身意识。
2.课程负责人自2011年入校以来担任健美操教师至今,每年的生评教评分均为优秀。2011年开始接任校健美操啦啦操代表队教练,担任着校队日常训练比赛工作。除此之外,另外两位健美操课程主讲人在健美操教学中同样工作突出,深受学生喜爱。
体育是校园文化最好的承载体,健美操以其广泛的适应性、高度的艺术性和强烈的节奏性成为校园文化最独特的一帜。从2011年健美操啦啦操校代表队重新组建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2015年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浙江分站赛)院校组 8人集体第2名
B.2015年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浙江分站赛) 全民健身轻器械 12人集体第2名
C.2015年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浙江分站赛) 大众健美操 8人集体第3名
D.2013年浙江生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 甲组花球操 第4名
E.2015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 甲组花球操 第4名
F.2015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 甲组踏板操 第4名
G.2015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 甲组有氧舞蹈 第5名
H.2015年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操舞大赛 院校甲组 第6名
除了校外比赛,校内健美操比赛开展的也如火如荼。每年的学院杯健美操比赛得到各学院的高度重视,成为体育文化艺术节靓丽的一笔,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学生的比赛组织工作。
在取得比赛成绩的同时,贯彻服务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理念。在每年的校篮球联赛和排球联赛的比赛场上也能看到健美操啦啦操精彩纷呈表演。在校园里,健美操队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每年的迎新晚会和毕业生汇报演出,都会有健美操队的亮相,队员们将基础的健美操动作加以队形变化成为更具观赏性的节目,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为校园文化建设尽一份力。
3.教材、图书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文件完备,能为持续、稳定地进行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本课程每学年向学生提供专业健美操教材,为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学习提供参考。可利用的学校图书资料较丰富,还有体育部资料室的专业健美操资料更全面。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保障较完善,学生参与学习效果较好。课程教学文件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教学进度、教案、点名册、试卷等都很完备,能为持续、稳定地进行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4.课程建设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建设计划(见第四部分)。
5.注重教学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在2011-2012年间进行了校级教改项目,《健美操课在艺术类院校的教学情况及优化策略》发表于体育类期刊《当代体育科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内容方面,针对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加强了身体素质尤其是体能类活动在教学中的比例安排,对学生的体质水平提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6.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管理规范,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进度的调整,教学内容的统一备课、考核标准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等,都在规范严谨的条件下完成。学生上课积极参与性高,教学效果优良,学生评教情况良好,教学团队学评教分数均在90分以上。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教学业绩考核上也表现出色,团队负责人代表体育部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优胜奖各一次。
课程建设计划:
一.课程建设目标
1.总领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依据,因此,围绕这一《决定》设立的健美操课程建设目标,需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传授健身知识和锻炼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终生体育健身的意识与能力。
2.课程建设具体目标。此次健美操的重点课程建设的实施是以达标课题作为基础,并以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因此,在设定目标的同时,也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健美操作为课程达标的基础阶段所出现的问题,总结在重点课程的建设中课程模式,再此过程中的优化改革。打造精品健美操课程的目标也应在重点课程的建设中给予考虑。
3.学校文化的打造。将健美操项目作为打造我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健美操作为第二课堂项目在我校的发展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校代表队多次在校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然而第二课堂的蓬勃发展是一定要以“普修课”做基石。在此次体育重点课程的建设中,应当积极寻求“普修课”与“代表队”中的结合点,在做好重点课程建设的同时,也将应把健美操项目作为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目标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