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1.达标课程验收合格后,后续建设已经1年以上,其网络教学资源向开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开放、共享,并形成教学团队。
2.教学团队具有治学严谨,教学经验较丰富,团结、协作能力强的特点,课程负责人为讲师,教学团队中包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教师,结构合理。
3.教材、图书资料、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实验条件较好、教学文件完备,能为持续、稳定地进行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4.课程建设已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建设计划。
5.注重教学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因材施教、素质培养、教书育人等方面有一定的措施、有成果。
6.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优良
课程建设的计划
预期目标:乒乓球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校园内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去竞技化,加大乒乓球的普及教育,通过实践与网络课程相结合进一步使学生对乒乓球技术动作、锻炼方法、规则及组织工作了解与掌握,通过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都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建设内容与措施:主要内容和措施有:重点网络课程建设、分层次上课(分初级和中级)、
教材建设、大纲的修订、考试内容的改革等。
预期目标:乒乓球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校园内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去竞技化,加大乒乓球的普及教育,通过实践与网络课程相结合进一步使学生对乒乓球技术动作、锻炼方法、规则及组织工作了解与掌握,通过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都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建设内容与措施:主要内容和措施有:重点网络课程建设、分层次上课(分初级和中级)、
教材建设、大纲的修订、考试内容的改革等。
实施进度:2016.5-2016.6 收集资料、调研
2016.6-2016.7 课程设置(大二设置初级班、中级班)
2016.7-2016.8 教学大纲修订(制定初级班、中级班大纲)
2016.9-2016.12 网络课程完善及网络视频的筛选
2016.9-2017.6 教材修订
2017.6-2017.12 考试内容、标准不断完善
2017.12-2018.5 课程跟进与完善
成果特色:本课程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加深学生对乒乓球技术的直观印象,欣赏乒乓球比赛的精彩回合,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旋转、力量、速度、弧线、落点的认识。学生的乒乓球技术基础有着很大的差距,分层教学对提高不同基础学生的技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后续建设计划:
1、及时更新最新的规则、乒乓球理论知识;
2、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讲授相结合,提高网络学习的利用率。